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料和處理。選形態正常,色澤潔白或微黃,無霉變,無斑疤傷的鮮猴頭菇為原料。菌絲不超過0.8厘米,直徑不大于5厘米為最佳。收后切去根蒂,清除粘附在菌刺上的碎屑和雜質,立即浸入2%食鹽水中,要盡快加工。
2、熱燙。在鍋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適量檸檬酸,將猴頭放入煮沸5~6分鐘,撈起,迅速用冷水沖涼。對個體較大的要進行適當切分,使菇體均勻,并剔除碎片及破損嚴重的菇體。
3、藥液浸制。配制含焦亞硫酸鈉0.2%的溶液,并加入適量的氯化鈣,待溶化后放入菇體,浸制6~8小時,撈起用清水漂洗干凈。
4、腌制。按菇體輕重,加入40%的白糖進行腌制。24小時后,濾取糖液,加熱至沸,并調整糖液濃度達50%,趁熱倒入缸內,糖液淹沒菇體,繼續腌漬24小時。
5、加熱濃縮。菇體連同糖液倒入鍋中,加熱煮沸,并逐步加入糖及適量轉化糖液,將菇體煮至有透明感,糖液濃度達60%以上時,然后將糖液同菇體倒入浸漬缸內,經浸泡后撈起瀝干糖液。
6、烘烤。經瀝凈糖液的菇體放入盤中,攤平,送入烘房,在60~65℃溫度中烘烤8~10小時。如菇體水分含量降至24%~26%時,取出烤盤,經回潮16~24小時后進行整形,用手工將菇體壓成扁圓形菇片,再送入烘房中進行第二次烘烤。溫度控制在55~60℃,約烘6~8小時,含水量降至17%~19%,用手摸不粘手時即可出烘房,經回潮處理即可包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