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青海省日光溫室雙孢菇栽培面積迅速擴大。但在雙孢菇栽培中,易產生薄皮菇,影響雙孢菇商品品質,影響菇農效益。因此,在生產中如何防止形成薄皮菇是提高菇質,提高商品率的一個重要環節。
1產生原因
1.1培養料配方不合理培養料是蘑菇賴以生長的基質,培養料的C/N等對蘑菇的品質有著重要的影響,若培養料配方不合理,勢必影響蘑菇的產量及品質。
1.2覆土過薄覆土層厚度對菇質的優劣有很大的影響。覆土層厚度對菇質的影響,一方面是通過對水分的影響來實現的:子實體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來源于覆土層,如果覆土層太薄,則土層所含水分總量少,不能滿足菇體生長所需,極易形成薄皮菇;另一方面,若覆土層太薄,則會導致出菇密集且易簇生,也易形成薄皮菇。
1.3出菇溫度過高雙孢菇屬于中、低溫型菌類,出菇期間合理的溫度13~16℃,在此溫度范圍內,出菇快、產量高、質量優。若溫度過高,一般超過18℃,則菇體生長過快,是形成薄皮菇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實際生產中,如栽培季節不合理、棚室覆蓋物過薄等因素都易使出菇溫度過高而易出現薄皮菇。青海省6、7、8三個月為溫度最高的季節,特別是在7月份,白天外界溫度可達27℃,一般菇棚中的溫度可上升至22~24℃。因此,必須采取一系列適當的措施來降低溫室內的溫度。
1.4水分管理不當一是過遲打結菇水,結菇水也即定位水,結菇水噴灑時間的遲早決定覆土層中結菇部位的高低。結菇水噴灑時間過遲,易使結菇部位過高,出菇過密、簇生,從而形成大量的薄皮菇甚至早開傘。二是覆土層過干,雙孢菇出菇期間子實體生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出菇期間維持水供應不合理,加之棚內空氣濕度小,土層水分蒸發快,造成覆土層含水量不足,不能滿足子實體生長所需,也會加劇薄皮菇的形成。
1.5通風換氣不良雙孢菇是好氣性菌類,栽培設施通風不良、氧氣供應不足也是導致產生薄皮菇的一個重要因素。
1.6采收過晚雙孢菇AS2796等品種,應在菌蓋直徑在4cm左右時及時采收,過遲則易形成薄皮菇。
2預防薄皮菇措施
2.1合理配料嚴格把握培養料中各種原料的配方比例,以保證培養料適宜的C/N及鈣、磷等營養元素的均衡供應,為蘑菇生長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
2.2合適的覆土厚度栽培中應保持適宜的覆土厚度,一般土層厚度應保持在3.5~5cm,在此范圍內,覆土厚度越厚越好,以加大土層持水總量,滿足菇體生長所需水分。
2.3保持適宜的出菇溫度①合理安排栽培季節,避免出菇期間溫度過高。②加厚棚室覆蓋物的厚度。棚室覆蓋的麥草等厚度不小于10cm為宜。③合理安排通風換氣時間。當外界氣溫高時,白天閉棚不通風,避免外界熱空氣進入使室溫上升。傍晚氣溫下降后打開通風口讓大量冷空氣進入蓄積,第2d早上溫度上升前再閉棚。用這種方法控溫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前提是必須保證所覆蓋的麥草等的厚度,避免溫室內因光線過強而使溫度上升,而且閉棚前室內溫度不可過高,以低于18℃為宜,否則易使菌床溫度過高,造成燒菌。④晴天溫度過高時向棚內空間噴水增濕降溫,以水調溫也是一種較有效的方法。可用霧化較好的噴水設備少量多次向溫室空間、棚膜及墻壁上噴水,當細小的水滴蒸發時,能吸收部分熱量,降低溫度。采用這種方法,可降低室內的溫度2~3℃。但應注意的是要避免在溫度過高時(超過20℃)突然噴水,以免造成幼小菇原基死亡,而應在溫度還未上升至很高時就開始噴水控溫。
2.4科學用水栽培中應因地、因時制宜,使水分供應合理。結菇水宜早不宜遲,出菇期間維持水用量隨出菇量而定,菇多水多,菇少水少。若棚內空氣濕度小,可采取畦間溝灌水和空間噴霧等手段使保持空氣濕度80%~90%,減少水分蒸發。在不使覆土層水分流到料面淹死菌絲的前提下,應盡量使覆土層水分達到飽和狀態。
2.5保持棚內的空氣清新出菇期間根據出菇量的大小,相應地加大菇棚的通風量,保持棚內的空氣清新,以滿足菇體對氧氣的需要。
2.6適時采收通常頭潮菇由于養分供應充足,出菇都相當密集,也易形成薄皮菇,在這種情況下,應盡量早采、重采,防止薄皮菇形成。當溫度高于18℃時,可1d采2次,避免應溫度過高生長過快形成薄皮菇和或開傘菇。
總之,在雙孢菇生產中薄皮菇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這幾方面的因素又是相互關聯的,栽培中應巧妙利用和協調各種因素關系,創造適宜的溫、水、氣等條件,避免薄皮菇的產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