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茶新菇又名茶樹菇。茶樹菇蓋肥柄脆,鮮食清脆爽口,味道鮮美,制干菇更是風味獨特,香味濃郁,味美香甜,是廣大居民婚慶佳節宴席上深受歡迎的山珍。茶新菇含有大量抗癌物資,能延緩衰老,具用利尿、健脾、補腎、消胃等功效。
茶新菇是一種近幾年馴化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種,福建、江西已形成規模生產,市場前景看好。
一、栽培季節:在自然條件下栽培茶新菇,要注意選擇好栽培季節,栽培季節的選擇應以出菇季節的溫度為依據。袋料栽培茶新菇要先培育菌絲,時間約50~60天,然后轉入出菇。因此我縣出菇季節應安排在10月~下年4月,生產時間向前約2個月。
二、栽培技術
1、參考配方:
①棉子殼56%、雜木屑17%、麩皮15%、棉子餅5%、玉米粉5%、石膏粉2%;
②棉子殼56%、雜木屑17%、麩皮15%、茶子餅5%、玉米粉5%、石膏粉2%;
③棉子殼78%、麩皮20%、石膏粉2%;
2、拌料:按生產配方取各種原料,拌料時先將棉子殼提前10小時,按每市斤棉殼加不進行預濕。拌細料時石膏粉加到玉米粉和麩皮中拌勻,再加入木屑拌勻,然后每100斤加水130斤拌勻,在起大推,第一遍掃后,應用手緊捏培養料檢查含水量,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偏干及時補水,適宜PH6.5。每灶數量應根據滅菌灶大小投料,切不可超量。
3、裝袋:栽培袋制作與金針菇栽培袋相似,塑料袋規格選用15×33厘米或18×38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培養料拌好后,必須及時裝袋,裝袋高度一般以11~12厘米為宜。裝袋時要求裝緊裝實,袋面要壓平,同時裝袋時防止刺破筒袋。
4、滅菌、接種可參考金針菇操作規程及方法。
5、菌絲培養:接種后,培養袋應及時移入培養室,首先應把培養袋內菌種搖勻,然后以品字型堆疊3~4層進行發菌培養。室溫要求在21~28℃,高溫季節注意防止高溫燒菌,特別是中后期培養袋內溫度要高出室溫3~4℃,采取撒堆,通風等降溫措施,室溫應控制在28℃以下。發菌期間培養室保持空氣新鮮,注意加強通風。
6、催蕾:為使茶新菇生產整齊,數量多,產量高。在進入原基形成前要進行,扒去老菌塊,劃破表面菌皮。進行轉色摧蕾管理。把筒袋擺放好蓋上薄膜,當氣溫在20~23℃左右,每天通風2~3次,每次通風半小時,相對濕度為80%~85%,基本成熟菌絲就會分泌色素,吐黃水。使菌袋表面菌絲漸漸發生褐色轉色。茶新菇轉色催蕾階段,呼吸作用旺盛,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同時注意保持菇房內的空氣濕度,茶新菇子實體原基開始形成時,進行溫差刺激,促進越多的原基形成。
出菇管理:第一潮原基形成,此時,應注意通風換氣,當氣溫在23℃左右,每天掀膜應通風2~3次,每次0.5~1小時左右。當氣溫下降到20℃以下通風時間可適當減少。空氣濕度維持90%左右,濕度偏低時,可向地面或空間噴水。
三、轉潮管理
茶新菇一般可采收3~5潮,當第一潮菇采收后,要剔除殘留在菌袋中的菇腳,停水養菌7~10天,當菌袋采菇后留下的凹陷處菌絲恢復后,表面菌絲積累營養后,進行濕差、干濕、暗光等刺激原基分化出菇。原基分化后與上潮管理相同。
二潮菌袋失水嚴重可在養菌后進行補水,補水方法可采用8號鐵絲在中央打3~4個洞,然后補水或營養液。
營養液配方:①1%的葡萄糖加0.1%磷酸二氫鉀;
②0.1%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