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蒜是萊西地區目前一種主要栽培蔬菜,歷年栽培面積在20萬畝以上,為提高當地蒜農的經濟收入,1998年以來我們進行大面積大蒜覆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試驗研究與推廣,示范園區平均畝產蒜苔1000公斤,蒜頭1000公斤,最高畝產超過1250公斤,所產大蒜苔綠、質嫩,蒜頭肥大,色白,辣味濃、粘性好,市場競爭力強,大量出口,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現將主要技術總結如下。
一、選蒜種。選擇蒜苔產量高、蒜頭白的萊西大六瓣或蒼山大蒜做蒜種,其中近幾年我們通過系統選優培育的萊西大六瓣,株高80-100厘米,葉色深綠,生長勢和抗病力強,蒜苔長70厘米左右,色綠質嫩,面質好,蒜頭橫徑3.5-5.0厘米,單頭重約40克,色白外觀好,平均每頭蒜有6-7個蒜瓣,辣味濃,粘性好。播種前選擇符合本品特征的蒜頭做種,選取無蟲口、無病斑,飽滿的外圍大蒜瓣,剔除蒜頭中間的小蒜瓣,以利于生長一致,便于管理,一般每畝需蒜瓣200公斤左右。
二、施足基肥,精細整地。選擇土質肥沃,保水保肥,有水澆條件的地塊,精心整平,以防灌水不勻,整平后平均每畝均勻撒施2500公斤腐熟的豬糞肥,75-100公斤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5%的硫酸鉀復合肥,然后用旋耕梨將地耕細,使土壤上松下實,無明暗坷垃。
三、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大蒜因地區不同分春播和秋播,但春播產量低、質量差,故不宜采用,秋播一般在秋分到寒露期間為宜,以冬前長出5-6片葉,株高20厘米,莖粗0.8厘米為宜,若播種過晚,幼苗抗寒能力差,易造成受凍死苗。
播種方法是將地耕平后,用農家二齒鉤或按種植大小行距特制的四齒蒜耙,劃深1厘米的淺溝,將蒜瓣按株距6厘米播種,插入蒜瓣的4/5,蒜瓣的1/5外露不倒伏即可,插播完畢即在畦間大行和畦上大行起土成溝覆蓋大蒜,覆土1.5厘米左右。然后在畦間溝、畦上溝灌透水,5-7天地表稍干后,將畦上蒜壟用鐵耙拉平,注意輕拉以防拉出蒜瓣,拉平后將畦面細致噴50%乙草胺乳油500倍液,最后覆蓋地膜。地膜將畦上溝蓋入地膜內,以后灌水從地膜內畦上溝和畦間溝同時灌。這種種植方式不僅灌水均勻,土壤疏松不板結,有利于大蒜長勢一致,蒜苔成熟早、產量高,并且便于大蒜頭收獲,不易斷苗,提高蒜頭等級。
四、田間管理。大蒜發芽后及時破膜放苗,方法是在每天早晨趁芽尖剛剛露出地面,子葉未展開,用農家掃地用的小掃帚或用玉米皮自制的小拖把,輕輕拍打或輕輕掃地膜,牙尖就會破膜而出,放苗要每天早晨連續進行,連放5-6天,如果還有一小部分芽苗壓在膜內,要用小鐵絲鉤破膜把苗輕輕挑出,使每株蒜苗正常生長。如果播種后久旱無雨,可在出苗后30天澆1次水。初冬蒜苗較少,又常刮大風,如遇風揭膜,須及時重新蓋好。立冬后,看天氣和土壤墑情,澆一次越冬水。第二年驚蟄過后,要及時澆返青水,并每畝隨水沖施尿素30公斤,其后視長勢在抽苔前每畝隨水沖施尿素20公斤。大蒜對水分需要極高,澆足水十分重要,一般從返青到蒜苔收獲前應澆水4-5次,蒜苔收獲前4-6天停止澆水,以便于蒜苔收獲,蒜苔收獲后及時灌水,葉面噴布一次0.3%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或500倍光合微肥,提高葉片光合功能,促進蒜頭繼續膨大增重。
五、病蟲防治。大蒜病蟲害較少,但在蒜苗70-80%出土和春天爛蒜母時易遭地蛆危害,以春季危害最為嚴重,常引起植株根系腐爛。葉片枯黃萎蔫,甚至成片死亡。因蒜蛆有趨腐性,所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忌用生糞或栽培略有腐爛的蒜瓣,春季在爛蒜母前,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液或40%甲基異柳磷600倍液澆在蒜的根部殺死幼蟲。其后注意選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防治大蒜葉枯病。
六、適時收獲。采苔的早晚,對蒜苔的品質和產量有很大的影響,采苔過早,產量低品質也差,采收過晚,不僅會過多消耗植株養分,降低蒜頭產量,而且會使蒜頭組織老老,降低質量和食用價值,蒜苔適宜采收期以蒜苔長出葉鞘開始甩尾,總苞在植株上方打了一個彎,即將粘頭時為宜。蒜苔收獲后15-20天,大蒜大部分葉片枯黃時就可以將蒜頭收獲,收獲蒜頭時注意不要掙斷蒜苗,一旦斷苗,將造成蒜頭散瓣、發黃,達不到出口等級要求。蒜頭收刨后可趁天氣好在地里直接晾曬5-6天,注意蒜頭要壓在蒜苗下,以防被過強陽光曬壞,3-4天翻一遍,等到蒜苗基本上干了,可利用早晚蒜苗吸濕變軟,連蒜頭蒜苗一起捆成捆,然后垛放在干燥、陰涼、通風處貯存。一旦行情上漲,便可將蒜頭剪下,按大小分級出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