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19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勤勞村美景 施紫楠 攝
浙江省德清縣勤勞村,因為山中竹林資源豐富,曾一度辦起21家竹拉絲廠,占據當地半壁江山。可就在村民忙著數票子的時候,這些污染企業給小山村的空氣、水源、土壤帶來的影響也逐漸顯現。
近兩年,村里提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山道鋪上柏油,路旁翠竹掩映,旅游項目開發如火如荼,來此徒步登山和休閑騎行的戶外愛好者絡繹不絕,小村面貌煥然一新,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近日,記者走進勤勞村,感受這個小山村的綠色變遷。
勤勞村實行垃圾分類 施紫楠 攝
原來拼“資源” 污染企業拔地起
眼前寧靜致遠,讓人留戀的勤勞村,也曾走過一段彎路,村書記黃立忠和村民都是見證者。
上世紀的勤勞村偏僻閉塞,8000余畝竹林資源郁郁蔥蔥,是當地的最大資源。靠著“就地取材”的優勢,村里一下子辦起幾家竹拉絲廠,一時機器轟鳴、粉塵紛飛。
當地村民回憶,村里每天都是竹拉絲廠“隆隆”的機械聲。而高額利潤吸引來的貴州、廣西等地外來工人口,也遠遠超過本村常住人口,勤勞村一度被戲稱為“云貴村”。
德清縣人大代表、勤勞村黨委書記黃立忠說,鼎盛時期,村里有21家竹拉絲廠,占據德清縣半壁江山,形成規矩巨大的毛竹交易市場。為保持竹子干燥,雙氧水被大量應用,企業排出的廢水廢渣,順著小溪流經整個村子!澳切┠,河里的魚蝦都消失了!秉S立忠描述說。
遍地開花的污染企業,帶動了村里經濟的發展,但勤勞村人卻陷入了沉思:生態環境破壞了,子孫后代以后怎么生存?
痛定思痛,2012年4月起,借著德清整治全縣竹拉絲企業的契機,勤勞村開始陸續關停、外遷相關企業。村里招商引資還定下一條鐵律:企業要排污的不進、大面積毀綠的不進。
勤勞村一角 施紫楠 攝
現在靠“顏值” 生態旅游挑大梁
一系列關停并轉的舉措,讓村里貌煥然一新。這幾年,村里拓寬了村道,安裝了路燈,復墾了土地種苗木,并開展環境綜合整治。
勤勞村人還在思考,村里今后的出路在哪?他們請縣、鎮給予指導支持,請專家出謀劃策,請致富帶頭人回鄉創業。
“村里原始植被覆蓋率高達98%,離杭長高速也近。我們打算利用好生態和交通優勢,走生態旅游這條路!秉S立忠說,依靠莫干山“洋家樂”的名氣,勤勞村在2014年成功引進高端酒店“天真樂園”。
2017年末,為給游客提供一條接觸大自然的通道,勤勞村的村民們背著鋤頭、鐵鏟上山,花費一年時間,修建近10公里的登山步道,共計兩萬多層臺階。
階梯狀的木頭登山步道,從山腳蜿蜒至山頂,頗有一番“新竹幽幽掩人影,山道徐來草木香”之感。黃立忠回憶,當時村民都是一邊搬木頭上山一邊開通道路,累得拿筷子時手都會顫抖。
然而,看著慕名而來的游客數量不斷增多,村干部和村民的信心更足。
將來爭“氣質” 村民返家園
呼吸清新的空氣,傾聽微風卷過竹梢發出的沙沙聲……如今的勤勞村,依靠著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引來了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投資者,也帶回了在外“漂泊”的年輕人,蛻變成為莫干山民宿的新樂園。
但在黃立忠看來,這樣還遠遠不夠。2018年,村里又引進了集賞花、采摘、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云草林”項目,扮靚了村里的“氣質”。70歲的郎永火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對干農活不在話下。如今,他每天只要在家門口地里干上幾個小時,“一年下來能拿到四五萬元,比在城里上班還輕松!
黃立忠告訴記者,村里成立了農業經濟合作社,企業把土地交給合作社打理,合作社又把土地承包給村民管理。這樣一來,村民還是在“自家”地里工作,但年收入卻比種地翻了近十倍。
“接下里,村里400多戶村民房前屋后的自留地都要利用起來,‘云草林’產品的花種,只要村民有意向就可以免費領取,等到來年豐收由合作社出面統一回收;膹U的竹林也可以利用起來,挖掘林下經濟,帶動全村人致富!秉S立忠的話語擲地有聲。
如今,勤勞村綠竹環繞,流水潺潺,已然發展成為一個運動休閑旅游目的地。作為德清美麗鄉村建設的縮影,其蛻變彰顯出了德清生態畫卷的獨特魅力。這片曾讓著名文學家楊萬里駐船詠贊的德山清水,也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煥發它新的活力與生機。
相關標簽:浙江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