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0-15 作者:佚名 來源:福建日報
近日,記者來到福建省云霄縣下河鄉下河村村口的和豐合作社,工人們正忙著包裝楊桃。“南靖一家電商公司剛預訂了1500公斤楊桃,我們正在給他們發貨。”和豐合作社的負責人蔡川和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增強脫貧措施的實效性。
作為革命老區的下河村,近年來通過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發展模式,實現抱團發展,讓楊桃成為村民的“致富果”。2018年,下河村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整村“脫貧摘帽”。
下河村種植楊桃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楊桃。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引導和產業布局,下河楊桃產業的發展一度處于停滯狀態。2014年,下河村被列為省級貧困村。
“以前的楊桃都是酸的,熟了沒人采,只能爛在枝頭。”蔡川和說。2015年,駐村第一書記蔡勁松組織村里10多個楊桃種植戶,成立了和豐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發展模式,統一技術種植標準、統一包裝、統一銷售,通過全產業鏈方式推進楊桃產業發展,改變低小散種植戶單打獨斗的局面,實現抱團發展。還專門聘請省農科院專家為村民開展楊桃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引進馬來西亞香蜜楊桃等新品種對本地楊桃進行改良,并推廣標準化無公害種植,提高楊桃質量。
為了打響“下河楊桃”品牌,下河村定期舉辦“下河楊桃采摘季”、楊桃美食節、楊桃王評選等系列活動,擴大產業影響力。目前,“下河楊桃”已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認證。
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現在生活總算有盼頭了!”今年47歲的方玉蘭此前是下河村的貧困戶,原本在機磚加工廠打零工,勉強維持著生活。2015年,她到和豐合作社從事楊桃包裝工作,生活有了改善,于2017年實現脫貧。
和方玉蘭一樣,在合作社和當地政府的幫扶下,貧困戶蔡藝勇也于2017年實現了脫貧。
蔡藝勇的妻子因患病在家休養,為了照顧妻兒,蔡藝勇也無法外出打工,只能在村里打臨工。由于缺乏資金,蔡藝勇原本只種植了40多棵楊桃,2017年,村里為他申請了種養貼息貸款5萬元,蔡藝勇利用這筆錢又新種了100棵楊桃樹。
“現在種楊桃都不愁銷路了,村里成立了26家楊桃專業合作社,只要和合作社簽訂協議,就能包購包銷。”蔡藝勇說,和豐合作社還通過“一戶一店一碼”模式,輔導他們開設手機微店,各地采購商、經銷商如通過微店采購他的楊桃,電商就會補助他0.2元/公斤,合作社再補助0.1元/公斤。
通過電商,下河楊桃的銷路越來越廣,目前平均每月實現網銷7.5萬公斤。下河村還推進楊桃深加工,開發楊桃飲料、罐頭、蜜餞、楊桃干等休閑食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楊桃已成為下河村的“致富果”。截至目前,全村共種植楊桃6500畝,年產2.5萬噸楊桃。
相關標簽:云霄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