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20-01-1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買春聯、割肉、買酒,再給孫子置辦身新衣服……年關將近,56歲的王沛杰也即將迎來搬出大山后的第一個春節,他說:“一定要好好慶祝下!”
王沛杰原本居住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橫梁鄉橫梁村,被捂在大山深處的橫梁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村民們行路難、吃水難、增收難……貧困正如家門前的座座大山,世世代代橫亙于此。
“種的洋芋收成多少全要看天。”當時王沛杰家雖有20多畝地,但鉚足了勁種,一年下來也僅夠糊口。住了幾十年的土坯房裂了幾條大口子,沒錢去修繕,糊上一層稀泥就了事。“好日子”對于王沛杰來說,似乎遙不可及,可一轉眼就成了現實。
2019年春天,得益于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實施,王沛杰一家搬到了山外的古浪縣綠洲小城鎮康寧新村,100多平方米的單元房自己只掏了1萬元。“說是新村其實就是小區,學校、醫院、超市、廣場啥都有。條件太好了,以前哪見過這些,想都不敢想。”搬進新居的王沛杰別提有多高興。
據介紹,2001年以來,僅甘肅省武威市就有18.15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出深山,開啟了新生活。
搬新居更要謀新生。當地政府利用產業扶持資金,幫助王沛杰建了日光溫室和養殖暖棚各一座。日光溫室建成后,政府統一流轉給龍頭企業經營,王沛杰啥也不用管每年就有3000元分紅。搬下來沒多久,政府給他安排了護林員的公益崗位,再加上兒子在附近醫院開救護車的收入,全家每年掙工資就能有3萬元。“政府通過各類產業項目,補助給王沛杰家的資金每年也有2萬元。”橫梁鄉科技副鄉長馮堃介紹說。
據馮堃介紹,為了讓搬遷戶住得穩、能致富,政府下大力氣發展產業。目前綠洲小城鎮已建成了日光溫室2500多座,養殖暖棚也將全部完工。同時利用東西部勞務輸轉協作、扶貧車間和公益崗位等渠道解決貧困戶就業。
這幾天,康寧新村下了場幾年未見的大雪,坐在溫暖如春的新家里,王沛杰盤算著今后的日子。“今年政府給我們建的養殖暖棚就完工了,我準備養些羊。這幾年羊肉走勢好,收入肯定差不了。”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