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你當溫柔,卻有力量--三位基層女代表“指尖上的奮斗”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劉巍巍)女性的雙手,被認為是溫柔的化身;但有一些女性,卻以這份“指尖上的柔情”,積蓄起強大的人生力量,織就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奮斗畫卷。
在全國人大代表、嘉聯益電子(昆山)有限公司生產制造四處工段長段俊的住處,一瓶平價維生素E乳霜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在生產線干了快25年,手上皮膚糙了,皺紋多了,涂上乳液才不會太緊繃。”43歲的段俊,1993年中專畢業后從四川來到昆山,2000年進入嘉聯益公司,從事檢驗、搬運、安裝、包裝等一線工作。“就拿檢測信號線來說,每天要重復繞折動作2000多次。”
帥氣的短發、甜美的笑容、酷帥的“墨鏡”胸針……這是“90后”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佰仁堂常青樂齡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此次亮相全國兩會的形象。而她的雙手,則終日與消毒水、肥皂液、清洗劑為伴。
李楠楠告訴記者,護理院有260多位老人,平均年齡超過78歲。一些老人長期便秘,必須依靠護理人員幫助才能排便。“每次都是用手指插肛處理,動作要輕、要柔和,不然老人會很痛苦。”李楠楠說。
近兩年,揚州市寶應縣的亂針繡聲名鵲起,而這離不開全國人大代表、寶應縣國鳳刺繡廠技術總監莫元花的“手上功夫”。2001年,19歲的莫元花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外企工作,選擇了傳承傳統文化的亂針刺繡行業。學習刺繡是痛苦的,“經常熬到半夜,繡兩針就要拆一針。手戳破了,忍著疼繼續來”。
溫柔,于無聲處顯力量。
段俊結合工作實際,提出生產流程改進方案,使企業檢驗人員的人均產能從每小時100片提高到200片,總產量從原來的每天8萬片提高到17萬片。
李楠楠總結積累提煉的老人關護“三心(愛心、細心、耐心)工作法”,在行業內受到越來越多護理員的推崇;莫元花則研發出了最適合人物肖像表達的“16系環節操作法”,并帶動當地農婦走進繡廠,加入繡娘隊伍。
“我們第一代進城務工農民在體味了生活的辛酸后,用雙手經營出了舒心的日子。”段俊說,她要繼續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生活在城市中的農民工過上幸福生活。
始終堅守“厚積薄發、來日方長”的人生信條的莫元花,則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讓非遺文化亂針繡繼續傳承,幫助姐妹們實現致富夢。
“不管什么時代,‘奮斗’二字永不褪色,而我,還需要再奮斗很多年。”李楠楠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