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2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退而不休,老記者王景山為鄉親們忙不!
他來了,村子變美了
本報記者 宋 飛
在河北省遵化市,有個始建于唐代的山村東梁各莊。村里盛產酸梨,有千畝梨園,305戶人家1200口人,村民世代以種梨為生。
走進東梁各莊,村口赫然立著一塊牌:“京東五座塔,天下第一梨”。村里道路整潔,街道兩旁新種上的梨樹、銀杏、海棠和丁香綠樹成蔭。
可就在3個月前,村里還是柴垛占道、垃圾亂堆、污水橫流,村民想在村里溜達溜達都邁不開腳,“臟了幾十年,外人繞著走!贝迕駛兒軣o奈。
今年3月15日,應邀來遵化調研的《農民日報》退休記者王景山,聽聞此處有百年梨樹群落,想到村里一探究竟,沒想到他的這一偶然之舉,竟由此開啟了東梁各莊村的轉變之路。
不是本村人 勝似本村人
“山上蒼松翠柏,山坡梨園千畝;頂峰有古文化歷史遺跡,山腳有數百戶農家庭園!边@是王景山初到東梁各莊村時記錄的一段話。
“當時王老師膝關節半月板傷了,還在恢復期。梨園在山坡上,他從路邊撿了一根樹枝拄著,執意要去我家看土法大缸釀造酸梨醋!贝妩h支部書記邢躍亮依舊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見到王景山那天他所說的話:“村里有這么好的梨樹資源,可環境衛生實在太差了,振興東梁各莊必須先從村容村貌入手,徹底解決幾十年臟亂差局面。”
要改變村容村貌,可沒有錢,咋辦?
邢躍亮電話請教王景山,王景山說:“當年的(鄰村)西埔村人靠三條驢腿鬧革命,咱們要自己救自己,不能‘等靠要’!
打那天開始,邢躍亮幾乎每天晚上7點鐘都能準時收到王景山打來的電話,詢問道路清理得怎樣了、垃圾桶有著落了沒、庭院經濟進展如何……
為了讓未來的“梨花小鎮”規劃得更合理,4月8日,王景山專門請來自己的設計師朋友免費給村里規劃設計。
王景山以一個“外人”的熱情和責任感,感染了村里越來越多的人。“雖說王老師不是我們本村人,卻勝似本村人!贝謇锏睦闲iL李廣明感嘆,“他把村莊發展當成自己的事業,你說我們本村人怎能不感動?”
全村總動員 村容大變樣
王景山的熱心幫助,給東梁各莊注入了一股暖流,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改變家鄉臟亂差的面貌。
村民們自發成立“梨花小鎮”志愿者服務隊、爭做志愿者。74歲的村民代表張玉仲說:“愛村子就像愛自己家,誰也不愿意自己村一直落后下去。”
村民徐永患股骨頭壞死多年,剛做完手術回家沒幾天,聽說村里頭正在熱火朝天地改變村容村貌,他硬是讓家人用電動車拉他到村委會大院,“我腿腳不便,別的干不了,焊工是我的強項,村里垃圾桶焊接的活兒我承包了!”
從最初的46人到297人,短短半個月時間,村里的志愿者服務隊累計義務出工1200多人次。村民靠自己的雙手把村莊街道的垃圾、亂石、違建等全部清理完畢,治理主街道5公里,栽植各種綠化苗木1.2萬株,改治高危路口3處,開辟硬化了南北兩個停車場和一個2150平方米的愛心廣場,幾十年來村里臟亂差的面貌煥然一新。
村莊美了,梨花開了,大批游客也來了。4月梨花開放的半個月間,村里迎來了北京、天津、唐山等地的1萬多名游客,“梨花小鎮”建設初見成效。
思路打開了 出路變寬了
當初第一次見面,邢躍亮帶了兩瓶自制的酸梨醋給王景山嘗。王景山嘗了之后覺得味道純正,就問是怎么做的。邢躍亮說是自己用土法釀的,為釀醋跟人合伙買了120口大缸,但有一半都“做瞎了”。
王景山覺得眼前的人是想做事的人,只是方法不對路。為了幫村民將酸梨醋產業做起來,王景山一面幫他聯系市里的飲料加工廠,合作搞酸梨的深加工;一面讓邢躍亮帶著村民到“先進村”學習產業發展的經驗。
“以后我們家種的梨不叫‘酸梨蛋子’,而叫‘長壽梨’。”村里有一棵樹齡超過300歲的“梨樹王”在村民于廣周的梨園,王景山在電話里手把手教他把酸梨做成品牌。
思路打開了,出路越來越寬。王景山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一面準備從自己關注多年的江蘇豐縣梁寨鎮,幫助引進優良石榴品種;一面鼓勵村民在院子里種植有機蔬菜,F在,村子已有二三十戶嘗試種蔬菜一對一供應城市餐桌。
以前外出的人,不愿意透露自己是“東梁各莊人” ,現在會自豪地說“我是東梁各莊人”。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