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8月7日電 題:山西“80后”女孩任職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
作者 劉小紅 王鵬 馬清明
去年8月,高姍姍成為革命老區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韓家房村第一書記,她接過上任第一書記接力棒繼續前進,韓家房村終于實現了整村脫貧。今年5月,她又奉命來到紅石塄鄉邊臺村任第一書記。
談到高姍姍擔任第一書記期間的故事,村民們有說不完的話。據了解,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高姍姍自費兩萬多元外出廣州、中山、晉江、日照、臨沂等地考察,返鄉后不僅跟村民講外面的先進思想和辦法,她還帶領村民新種植油用牡丹360畝,使村民每畝增收2000多元,并且還帶動本村和周邊村貧困戶就業上百人次。
記者7日從靈丘縣新聞辦獲悉,高姍姍用半年的時間,摸索實踐推出了產業扶貧、黨建扶貧、社會公益扶貧、思想扶貧、文化知識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和創業扶貧“七位一體”的扶貧舉措。
任職第一書記期間,高姍姍走訪入戶,發現村里不少人患有干燥綜合征。于是,她聯系了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專家進行遠程視頻義診,寡居老人杜玉堂說:“窮人不出家門就能讓北京專家給看病,這是我們想也想不到的。”
整合社會力量來實現扶貧,是高姍姍的一個脫貧大招。據悉,高姍姍建立了“自強不息,志存高遠”助夢項目,對接首創證券對韓家房及周邊的兩個村的寒門學子進行長期資助,解決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上學問題;同時,高姍姍籌備建立了“存孝”守護老人項目,協調光華科技基金會捐贈20余萬元秋冬物資發放給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另外,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團委捐贈800套棉衣入戶送溫暖十余個貧困村的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700余人、幫助社會困難群眾近100人。
據介紹,針對韓家房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現狀,高姍姍積極爭取農委資金20萬元修建公共浴室;修繕被雨水沖毀塌陷的田間路;爭取水利部門為該村修繕2座蓄水池;申請扶貧資金50萬元,購置大型拖拉機、配套灌溉設施;爭取科協資金5萬元,文化和科普知識上墻500余平米。
去年11月,高姍姍申請認證“駐村第一書記”服務號,組建農村青年創業團隊,建設第一書記商城,對接九九購物等大電商平臺,通過電商+新媒體+微商等途徑,為靈丘縣有機農業、全域旅游搭建外宣平臺,為地方農特產品搭建售賣、共享、眾籌的流量入口。
高姍姍還組織當地青年學習商標注冊相關流程,并多方請示,經批準同意后申請當地“存孝”商標品牌。目前,已經研發了30余種“存孝”牌靈丘有機旱作小雜糧、茶點等,創業團隊已經對苦蕎、黍米、小米、紅豆等十余種“存孝”牌靈丘小雜糧進行了初級農產品向標準化商品的轉化,完成了對靈丘本地雜糧、特產的市場測試。
同時,高姍姍通過跟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的合作,不斷提升“存孝”品牌內涵和影響力。高姍姍告訴記者:“駐村第一書記商城在四個月的時間里,已售出10多萬元的特色產品。”
然而,高姍姍依舊不滿足于現狀,她覺得當下創業扶貧項目進度太慢,她想早一點見到效益,這樣就可以早一天讓貧困戶有穩定的活干、有穩定的收入,就能幫助更多的貧困戶盡早脫貧。她說:“只有自力更生去創業,才能真的實現自我造血,我想通過創業帶他們學會了解和把握市場規律。”
談到今后的打算,高姍姍表示,這個村貧困戶很多,要盡快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完)
相關標簽:山西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