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1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我想幫助更多人”
——記扎根滇西邊境摯愛法律援助事業的彭旭邦
本報記者 張勇
云南保山騰沖是一座邊境城市,這里有位叫彭旭邦的年輕人,在當地群眾中有著好口碑。每當困難群眾被侵權卻無力打官司時,都會說:“走,找彭律師去!”
群眾口口相傳的彭律師
農民段習華的家在騰沖市馬占鄉朝云村。去年11月,段習華在騰沖櫻花谷工地打工時不幸被巨石砸傷,醫療費等損失達11.7萬元,可包工頭僅支付1萬多元就拒絕再賠。他想請律師打官司,可又拿不出6000元的代理費。有朋友告訴他,去找彭律師,打官司免費。當他將信將疑地拄著拐杖找到滇西邊境貧困群體公益法律服務中心、云南援邊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援邊所”)時,事務所主任彭旭邦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會盡一切力量幫你索賠,不收一分錢。”
彭旭邦和李仕靈兩位律師通過法律援助為段習華免費代理起訴包工頭,成功索賠7萬多元。段習華說:“我想請彭律師他們吃一碗餌絲,他們都拒絕了。”
自2003年以來,彭旭邦個人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0多件,帶領全所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000多件,僅去年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多件,使援邊所成為一個以法律援助為主業的律師事務所。
2015年1月,緬甸抓捕從騰沖口岸出境的155名中國伐木工人的事件發生后,彭旭邦主動幫助155名伐木工人聘請當地律師,通過充分調查掌握準確情況,為中國有關部門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重要建議。伐木工人被釋放回國后,他帶領團隊對伐木工人給予法律援助,為伐木工人免費代理70余起索賠訴訟,挽回損失200多萬元。多年來他辦理了200余件涉外案件,為維護邊疆穩定作出了貢獻。
近15年來,援邊所開展法律援助共援助困難群眾近5萬人,免收律師費2000多萬元,為邊疆困難群眾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其中,辦理農民工討薪維權案件2300余件,幫助農民工討回工資共計8000多萬元。
有人說彭旭邦太傻了,律師辦案收費天經地義。彭旭邦說:“我做律師不是為了錢,是想幫助更多的人。”
在正義中前行
彭旭邦在云南大學法學院讀一年級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想方設法借到兩三千元去請律師打索賠官司。母親打官司的窘迫深深刺痛了彭旭邦,他決心將來要盡自己所能讓未脫貧群體打得起官司。
2005年的一天,一位老人找到當律師不久的彭旭邦,希望他能代理打一場贍養官司。當老人拿出一個個厚厚的紙包,打開一層層衛生紙,最后從里面掏出一疊紙幣共1000多元準備付代理費時,彭旭邦的心再次被刺痛,他更堅定了用律師的力量援助貧困人群的決心。
2003年,彭旭邦創辦了云南援邊律師事務所,開始了他的法律援助之路。然而,這條路充滿艱辛和坎坷。為了保障事務所能正常開展法律援助,彭旭邦帶著員工賣過牛奶、做過物管和房產銷售等,以此補貼事務所員工工資。2013年以來,在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管理和中彩金法律援助項目資金的支持下,該所法律援助的困難得到緩解。現在援邊所25名律師人人辦法律援助案,其中20名律師專門做法律援助工作,只領工資沒有辦案收入。
2012年,彭旭邦東挪西借出資50萬元,成立了云南省唯一專門辦理法律援助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騰沖縣法律援助工作站,主要服務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和邊疆少數民族等群體,并在鄉鎮和外縣設立6個法律援助便民窗口和兩個法律援助民辦非企業單位。至今他個人累計出資320余萬元,向社會各界籌集資金400余萬元,全部用于法律援助事業。
“是彭律師鼓勵我從一個打工妹成長為一名律師,我會長期堅持做法律援助。”援邊所副主任騰發燕說。
在邊疆播撒法治種子
群眾的良好口碑和團隊精湛的業務水平,使彭旭邦和援邊所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支持。自2002年起,彭旭邦就為騰沖縣政府提供法律服務,現在保山市100余家地方政府及職能部門聘請他和他的團隊擔任法律顧問;2015年,云南省司法廳將“滇西邊境貧困群體公益法律服務中心”設在援邊所;他們每年幫助企業審核合同15000多件,規范內部用工制度等600多個;他帶領團隊每年堅持深入少數民族鄉鎮、邊境村寨開展公益法律服務宣傳50多場次,聯合政府部門開展法律宣傳261次,在滇西邊疆地區播撒法治的種子。
“彭旭邦律師是滇西邊疆地區法治建設的推動者,是困難群眾的援助者,是矛盾糾紛的調處者,是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保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紹才這樣評價彭旭邦。
(本報記者 張勇)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