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3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通訊員 隋麗君
深秋,正是大白菜豐收的季節,山東青島膠州市李哥莊鎮后辛疃村支部書記李寶忠,一大早便趕到了李哥莊鎮黨委政府,守候在鎮黨委副書記劉井哲的辦公室門口。原來,李寶忠是來向他預定“第一書記”的。
2018年4月,膠州市152名駐村“第一書記”組成10支鄉村振興工作隊,深入膠州全市152個村莊進行為期兩年的派駐聯鎮幫村行動。其中,共有8個人分別派到了李哥莊鎮賈疃村、四甲村、陶家莊村、冷家莊村等8個村。這些“第一書記”們剛一進村,就開始奔波忙碌,組織村兩委開會商討村莊發展、走街串巷了解發展情況……
冷家莊村的黑陶文化歷史悠久,“第一書記”孫妍和村委會經過商討,決定進一步擦亮黑陶品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整合周邊黑陶產業,通過籌措資金為村里積極打造黑陶博物館,預計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對外開放。
位于膠西鎮塋子村的兩個葡萄實驗大棚早已結出累累的果實。塋子村“第一書記”魏克穎幫助村里與山東谷榮公司在村西南側合作建設了兩個葡萄實驗大棚,培育的春紅三號葡萄今年已大范圍結果,預計每畝純收入能達到6萬元,下一步還將逐步推廣。與此同時,村里還與李哥莊鎮潤宇制帽達成合作協議,建設了制帽分公司,塋子村20多名婦女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上班。目前,制帽項目已經投產,預計年增加村民收入100萬元,村莊集體收入增收3萬元。
賈疃村建起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村民組隊扭秧歌的場所有了;陶家莊村村委的13間平房,安裝上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村集體收入增加了;四甲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一起為村民舉辦了精彩的文藝晚會。
駐村半年,“第一書記”們的表現得到了村兩委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一致稱贊。
“我們通過選派鄉村振興工作隊,推動了工作力量向農村一線下沉,著力抓黨建、惠民生、促發展、強治理、揚正氣,通過借助‘外力’修煉村莊發展的‘內功’,切實提升農村黨組織的組織力,為打造鄉村振興的‘膠州樣板’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膠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于福文說,在選派鄉村振興工作隊的過程中,膠州建立了“1名‘第一書記’、1名聯村局長、1名聯村黨員企業家和1名聯村組織指導員”4種幫扶力量共聯1個村莊的團隊幫扶機制,切實為鄉村振興工作隊提供強力支撐。
膠州市委副書記李曉光對記者說,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隊的職責任務是聯鎮幫村,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借助“第一書記”的開拓思維、專業知識和部門優勢,推動政策、項目、資金等資源向鄉村傾斜,上下聯動、精準發力,真正凝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據悉,目前膠州市各鄉村振興工作隊已累計走訪群眾1.3萬余戶,爭取、投入各類資金4228.9萬元,培育致富項目42個,修筑鄉村道路79公里,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92.5萬元。
“看到別的村‘第一書記’給村里做了那么多實打實的好事,俺這心里羨慕得不得了,也想讓俺村來個‘第一書記’。”李寶忠說,鎮里已經同意把他的“預定”需求排在前頭。不過,李寶忠也想著,剩下這一年多自己也不能氣餒,要多跟鄰村的“第一書記”們好好學學,讓后辛疃村也能發展得更好、村民生活得更幸福。
(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本報通訊員 隋麗君)
相關標簽:膠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