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 楊丹丹
今年29歲的扶貧干部曾翙翔因為突如其來的暴雨永遠地倒在了抗洪一線,留給親人無盡的傷痛。
8月18日下午,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支河鄉路湖村隨時有決堤危險。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村駐村工作隊員、扶貧專干曾翙翔冒著大雨,對所有排澇口一一進行查看,并和村干部一道在容易決堤的地段堆放防洪物資。排除隱患之后,他又挨家挨戶排查受災情況,幫助滯留在村里的貧困老人緊急撤離,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沒有停歇。這期間,村干部多次勸他回家休息,但他仍堅持留在抗洪救災一線。
當天下午5時左右,在西學自然莊轉移貧困老人武敬學和張繼英之后,曾翙翔得知王海孜自然莊有貧困群眾需要緊急轉移,立即只身冒雨駕車前往。當時正是雨下得最急的時候,行駛途中,曾翙翔的車被一根雨中垂落的電線掛住,他下車處理電線時不幸觸電,后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29歲的年輕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抗洪搶險的路上。
出事前一天晚上,曾翙翔從村里回到城里家中。第二天是周六,本該他休息,然而看到雨越下越大,他放心不下村里的群眾,沒吃早飯便驅車趕到村里,投入到緊張的抗洪搶險工作中。
“能吃苦,人肯干,心里總是裝著別人。”這是單位的同事和村里的群眾對曾翙翔的一致評價。去年9月,埇橋區委、區政府向各非貧困村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28歲的宿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團委副書記、醫院財務科業務骨干曾翙翔主動請纓,下派到了支河鄉路湖村駐村扶貧。每天,曾翙翔不僅要完成繁雜的工作,還要自己動手做飯,但他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村干部還記得,在去年冬天省脫貧攻堅驗收前期,他每天冒著零下10攝氏度的低溫,準時騎著電動車到每一戶貧困戶家中走訪,中午來不及做飯,就吃方便面充饑。有一次,由于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加上天氣寒冷,曾翙翔因高燒被送進了醫院,但是高燒稍退,他又回到村里繼續工作。村干部們都勸他多休息一天,等病完全好了再工作,可曾翙翔說:“發點燒算什么,多干點活出出汗就沒事了。”
曾翙翔的妻子李楊現有身孕3個多月,她怎么也沒有想到,8月17日晚那次短暫的相聚竟是夫妻的永別。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